热烈祝贺:龙岩贝多芬琴行(街心店)隆重开业~~Y(^_^)Y
多芬艺术学校 > 音乐典故> 正文内容
威尔第
【字体:大 中 小】【2013年12月27日】 【来源:本站原创】【作者:佚名】 【阅读:次】关闭
  居塞比·威尔第 (Giuseppe Verdi,1813-1901),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。曾投考米兰音乐院,未被录取,后随拉维尼亚学习音乐。1842年,因歌剧《那布科》的成功,一跃而成意大利第一流作曲家。当时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,他以自己的歌剧作品《伦巴底人》、《厄尔南尼》、《阿尔济拉》、《列尼亚诺战役》等以及革命歌曲等鼓舞人民起来斗争,有“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”之称。五十年代是他创作的高峰时期,写了《弄臣》、《游吟诗人》’《茶花女》、《假面舞会》等七部歌剧,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。后应埃及总督之请,为苏伊士运河通航典礼创作了《阿伊达》。
  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《奥赛罗》及《法尔斯塔夫》。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,善用意大利民间音调,管弦乐的效果也很丰富,尤其能绘声绘色地刻划剧中人的欲望、性格、内心世界,因之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,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歌剧作曲家之一。
[编辑本段]生平详述
  威尔第 是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。出身于小商之家,曾报考米兰音乐学院未被录取,后师从拉维尼亚学习作曲和配器。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,借鉴外国先进经验,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歌剧以题材的社会性,现实性,人物和环境的质朴真实,音乐,戏剧的紧密结合,声乐歌唱的主导地位和变化丰富的动人旋律而著称。《茶花女》,《弄臣》,《阿依达》,《奥塞罗》等是其代表作,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,为世界歌剧艺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  威尔第于1813年10月10日出生于意大利帕尔马的隆高勒,比在莱比锡出生的瓦格纳晚5个月。他的父亲是当地旅馆的老板和杂货商。这是一个家境清贫的农民家庭。父亲打发他到附近布塞托一个鞋匠家去住,他在那里学习管风琴,并在镇上管弦乐团工作。当他被镇民送往米兰音乐学院学习时,却遭到拒绝,被拒原因是他的岁数太大(超过了14岁)。从未受过训练,缺乏音乐才能。他回到布塞托,后来开始写他的第一部歌剧《博尼法乔伯爵奥贝尔托》,该剧于1839年他26岁时在斯卡拉歌剧院上演,这部歌剧取得了成功,使他获得了创作三部新歌剧的合约。1842年,因歌剧《那布科》的成功,使他一跃而成为意大利第一流的作曲家。当时的意大利正处于摆脱奥地利统治的革命浪潮之中,威尔第以自己的歌剧作品《伦巴底人》、《厄尔南尼》、《阿尔济拉》、《列尼亚诺战役》等以及一些革命歌曲鼓励人民起来斗争,有“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”之称。
  五十年代是威尔第创作的高峰时期,他勤奋不懈的创作,先后写出了《弄臣》、《游吟诗人》、《茶花女》、《假面舞会》等七部歌剧,奠定了歌剧大师的地位。后应埃及总督之请,为苏伊士运河的通航典礼创作了《阿伊达》。威尔第谱写了《阿伊达》之后16年就再没有写过任何歌剧,晚年又根据莎士比亚的剧本创作了最后两部震惊--悲剧性的《奥塞罗》和喜剧性的《福斯塔夫》。
[编辑本段]主要著作
  Oberto Conte di San Bonifacio 波尼法西奥伯爵奥贝托 (1839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Un Giorno di Regno 王国的一天 ( 1840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 ( Il Finto Stanislao )
  Nabucodonosor 纳布科 ( 又称《尼布甲》) ( 1842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 ( Nabucco )
  I Lombardi alla Prima Crociata 伦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军中 ( 1843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  Ernani 埃尔纳尼 ( 1844 Teatro la Fenice , Venice )
  I Due Foscari 两个福斯卡罗 ( 1844 Teatro Argentina , Rome )
  Giovanna d'Arco 圣女贞德 ( 1845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  Alzira 阿尔齐拉 ( 1845 Teatro San Carlo , Naples 那不勒斯 )
  Attila 阿蒂拉 ( 1846 Teatro la Fenice , Venice )
  Macbeth 麦克白 ( 1847 Teatro della Pergola , Florence 佛罗伦萨 )
  I Masnadieri 强盗 ( 1847 Her Majesty's Theatre , London )
  Jelusalem 耶路撒冷 [《伦巴第人在第一次十字军中》的修订 ] ( 26.11.1847 Academie Royale de Musique , Paris )
  Il Corsaro 海侠 ( 1848 Teatro Grande , Trieste 的里雅斯特 )
  La Battaglia di Legnano 莱尼亚诺战役 ( 1849 Teatro Argentina , Rome )
  Luisa Miller 路易莎‧米勒 ( 1849 Teatro San Carlo , Naples 那不勒斯 )
  Stiffelio 斯蒂费利奥 ( 1850 Teatro Grande , Trieste 的里雅斯特 )
  Rigoletto 弄臣 ( 1850 Teatro la Fenice , Venice )
  Il Trovatore 唱游诗人 ( 1853 Teatro Apollo , Rome )
  La Traviata 茶花女 ( 1853 Teatro la Fenice , Venice )
  Les Vepres Siciliennes 西西里晚祷 ( 1855 Academie Imperiale de Musique , Paris )
  Giovanna de Guzman ( I vespri siciliani ) [《西西里晚祷》的修订版 ] ( 1855 Teatro Regio , Parma )
  Simon Boccanegra 西蒙‧波卡涅拉 ( 1857 Teatro la Fenice , Venice )
  Aroldo [ rev of Stiffelio 斯蒂费利奥 ] (1857 Teatro Nuovo , Rimini 里米尼 )
  Un Ballo in maschera 假面舞会 ( 1859 Teatro Apollo , Rome )
  La Forza del destino 命运之力 ( 1862 Bolshoi Theatre , St . Petersburg 圣彼得堡 )
  Macbeth 麦克白 [ 修订版 ] ( 1865 Theatre Lyrique , Paris )
  Don Carlos 唐卡洛斯 ( 1855 Academie Imperiale de Musique , Paris )
  La Forza del destino 命运之力 [ 修订版 ] (27.2.1869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  Aida 阿依达 ( 1871 Opera House , Cairo 开罗 )
  Don Carlo 唐卡洛 [ 修订版 ( 1872 , Naples )
  Simon Boccanegra 西蒙‧波卡涅拉 [ 修订版 ] ( 1881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  La Force du destino 命运之力 [ 修订版 ] ( 1883 , Antwerp )
  Don Carlo 唐卡洛 [ 第二次修订版 ] ( 1884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  Don Carlo 唐卡洛 [ 第三次修订版 ] ( 1886 , Modena )
  Otello 奥塞罗 ( 1887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  Falstaff 法斯塔夫 ( 1893 Teatro alla Scala , Milan )
版权所有:龙岩多芬琴行 & 龙岩多芬艺术学校    闽ICP备案2021018507号    后台管理
地        址:登高东路33号(东风加油站斜对面)